信用報告書
信用空白是信用報告書上和銀行往來的各項紀錄都是空白的,就像拿著履歷去面試,沒有過去的工作經歷,公司無法評估你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價值,所以沒有跟銀行往來的紀錄想要貸款,銀行也會擔心你的還款意願和還款能力,認為需要承擔的風險太高而不想貸款給你。
除了沒有和銀行接觸過的人稱之為信用空白,另一種空白是曾經有債務協商或是呆帳的問題,但是已經還完且註記的年限也通過了,這樣的情況在信用報告書上可能會出現空白的信用紀錄。
根據世界銀行2018年統計,台灣有47.9%的人從未使用過信用卡或信用貸款。信用空白沒什麼不好,但天有不測風雲,如果突然有緊急資金上的需求,卻沒辦法辦理貸款,不就等於把自己置入絕境了嗎?如果可以事先脫離信用空白的身份,對未來多一份保障。脫離「信用空白」有幾個步驟。
第一,尋找一份穩定收入的工作,銀行最喜歡薪資穩定的人。薪資存摺有每月固定的薪轉二個字,就會認為有穩定的還款來源,會提高信用評分,學生打工收入也可以含括在內,建議可以尋找有報帳的薪資轉帳的工作。
第二,培養和銀行往來的紀錄,有了穩定收入和還款能力,可以找薪轉銀行來申請第一張信用卡會比申辦其他銀行更容易通過。
第三,使用信用卡並穩定繳費。收到信用卡記得先開卡,先消費一筆創造和銀行往來的正常繳款紀錄,盡量不要使用循環利息。信用卡刷卡不要超過額度的8成,避免使用預借現金。另外,辦太多信用卡也會造成信用評分下降。培養良好的信用步驟就能脫離信用空白的身份。